自疫情发生以来,海南大学团委立即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有序参与防控工作,海南大学的青年学子战“疫”足迹已经深入到海南、安徽、福建、山东、河南、云南、宁夏、陕西、内蒙古、浙江、黑龙江、新疆、重庆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社区和农村基层一线。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一支特别的抗疫志愿服务队——海南大学宁夏籍13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返乡大学生在网上相约,相互鼓励,“组团出击”,纷纷主动加入到所在村庄的战“疫”中。
(海南大学宁夏籍学子组建“海南大学宁夏学子防疫服务队”)
由于海南大学宁夏籍学生较少,且居住十分分散,这13名志愿者都分布在不同的乡镇。但是他们平时联系很密切,通过“老乡群”关注着宁夏疫情变化的每一条信息。“同心又增加了两例,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太棒了,固原两例治愈出院了。”每天都在群里相互提醒着。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关键时刻,封村封路的封闭式管理措施更加艰巨。在海南大学青马工程团支部书记高乔的组织下,“老乡们”分别来到所在社区(村)志愿报名,亮出团员身份,请战抗疫一线。他们在寒冷的风雪中坚持应急值守,巡逻防控,为社区居民发放防护知识宣传单,及时澄清谣言,凝聚人心;在卡口协助做好体温测量、排查登记;接听咨询电话,对有需要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对外地人员劝返、消毒消杀等,教育引导群众科学防控,不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倡导良好生活习惯,缓解基层防控工作力量不足等困难。每天晚上执勤结束回到家,他们就在群里分享一天的战疫故事,有居民送来热饭的感动,也有个别群众不配合的无奈,连续打卡近十天。
虽然这些海大学子分布在不同市县的社区和村镇,但是作为海南大学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都成为了社区(村)防疫服务的得力“战斗员”。他们服从组织统一安排,能胜任多个岗位的工作,值班总能提前到岗,进社区宣讲也更能使群众理解和支持。
海南大学中文传播学院的王天祺在宁夏确诊病例最多的银川市当起了志愿者。他的家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丽景街街道的居民区。他被分配到的工作是协助所在社区防疫办进行社区走访,上门排查病人,了解家庭情况并做好信息登记与汇总,同时做好防疫工作的照片与文字的采集以进行防疫宣传。其他时间,他与社区防疫工作者们一起,监督小区口罩佩戴情况及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确诊病例就在身边,而他不怕危险毅然行动,体现了一名共青团员的青春担当。“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他们的努力感动了社区的居民,积极配合做好信息登记工作,愿意给每一位防疫工作者道一声感谢,这对于奋斗在一线的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最大的感动。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的严欣瑞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杞苑社区做防疫志愿者。她的工作是登记来往人员,不仅要挨个查验身份证和出入证,询问进入与出去的理由,还要核实每家每户的人口,做到一家一天只准出一个人。她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要谨慎,要细致,工作虽小虽普通,但无形之中让市民们增添了防范意识,也保障了更多人的安全。她的妈妈要求和她一起参与战疫志愿服务,母女俩齐上阵,你测体温我登记,配合的十分默契。她的妈妈便成了这支服务队最特别的第14位志愿者,“我是海大返乡大学生的家长,也算海大的一分子,要和你们并肩战斗。”
李沅蓉是海南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她在吴忠市盐池县当起了防疫“小喇叭”,她说,我们作为普通大学生,不能到前线抗“疫”,但在家门口能做些事也是一份心意,也算是在家乡为“逆行者”们默默加油。
这支队伍里最小的志愿者是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的大一学生田栋,他是一名00后,在中卫市中宁县徐涛乡的抗疫工作岗位上已经坚守了一周时间了。他说:“我们是第一批与社会接轨的00后,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得到,我们是值得托付的一代。”
坚守是一种精神,“逆行”是一种勇气。海南大学宁夏籍返乡大学生用阳光的笑容冲散疫情的阴霾,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中生机勃勃的青春新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时代风采,展现了新时代团员青年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